无论是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潜力,还是中国进出口规模和质量效益,都为中国制造业与全球产业链协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从总量规模看,中国已经连续9年保持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。据世界银行统计,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超过四分之一,大体相当于美德日三国的总和。从产业体系看,中国制造业已经覆盖了国际标准行业中制造业大类所涉及的24个行业组、71个行业和137个子行业,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。从质量效益看,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逐年上升,2017年达到93.7%,产品满意度水平明显提高。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%,比2016年提高12.5个百分点,制造企业对中高速增长的市场环境适应性增强。据海关统计,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.12万亿元人民币,比去年同期增长7.9%。
今年以来,中国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保持在景气区间内,显示制造业延续扩张势头。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,中国制造主动融入全球制造体系,并主动适应相应的游戏规则和标准,成为全球制造体系中的规则守护者。比如吉利,无论是人才竞争还是技术合作,哪怕是吉利汽车与已经被吉利收购了的沃尔沃之间的技术合作,李书福都强调必须要依法合规,公平透明。万向则较早就在国际市场上按国际规则闯天下。中国商飞的大飞机项目在一开始便采用国际标准,遵循国际规则。沪东中华公司在改革开放中率先走向国际,与日本三井造船等开展深度技术合作,同国际船东深入交流,促进了造船模式转变和产品升级换代。中日合资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在开始建设船厂时,从船厂布置、车间设置、生产流程、计划进度,一直到基础管理、规章制度、文明生产等各个方面,都非常注重对当时造船领域先进模式的积极引入。
近年来,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,全球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,中国制造发展环境和动力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中国制造将努力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的攀升,加快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、提质增效,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同步开放、市场和资源双向开放,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国际对接与合作。可以肯定的是,改革开放的中国制造业将为全球带来越来越多的合作共赢机会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